某 985 小语种专业
GPA:90 托福:102
录取学校(2023 年秋季入学)
香港大学 市场营销理学硕士
申请时间:2022-10-14
录取时间:2022-12-28
香港中文大学 市场营销理学硕士
申请时间:2022-11-23
录取时间:2022-12-29
香港中文大学 新媒体理学硕士
申请时间:2022-11-02
录取时间:2023-03-09
我是在本科毕业之后的暑假里决定去留学的,考虑到疫情因素和日后求职的便利,选择香港作为唯一的申请地区。
在咨询留学机构之前,我的院校和专业目标已经很明确,想申请港前三(由于专业原因,实际只有港前二),跳出本科小语种专业,申请 Marketing、传媒两个方向。
我之前就有关注指南者公众号和 App,在上面看了一些类似的案例以及专业介绍,也有查过指南者留学的口碑,于是开始和咨询老师联系,在咨询老师说我的背景可以港中文保底之后,申请的决心和信心增加了许多,最终选择和指南者签约。
申请前期准备
申请前期的准备主要可以分为 GPA、语言成绩、实习、科研竞赛等。建议学弟学妹无论是否决定留学,都要从大一开始认真学习,刷高 GPA,由于现在大家在越来越卷,对于文科来说 90+ 的绩点也很常见了,最好能在绩点上为自己抢先拿下优势。语言成绩建议在大二开始准备,因为会遇到抢不上考位、考完临时取消等突发情况(没错,我都遇到过……),大三时要保证能出分,给大四的申请留出更多的时间。
此外,与申请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实践经历在申请时也是加分项,尤其是对于转专业的同学而言更为重要。现在很多同学大一、大二就开始实习,可以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选择不同方向的实习,来明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。
我本身是小语种专业,但系里学长学姐的就业方向大多与本专业无关,我个人也不太想从事纯语言的职业,比如翻译、语言老师等,也不认为专业会给未来的职业带来限制。我从大三开始进行实习,探索自己的兴趣方向,一开始在传媒行业,但实习过后发现自己对传媒行业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很大热情。
最后,关于科研竞赛,我的科研竞赛经历和申请专业相关度不大,但对于申请商科的同学来说,大学期间参加一些有含金量的商赛也是加分项,例如贝恩杯这类的比赛。
无 G 成功拿下港大 & 港中文 MKT
我是 9 月和指南者签约的,当时申请季已经开始,一个月内紧急联系了推荐人,完成了各类文书的中文定稿。那段时间每天都非常忙碌,建议学弟学妹尽早准备材料,在大三暑假可以写完各类文书材料的英文初稿,为之后的修改和打磨提供足够的时间。10 月 14 日卡着港大 MKT 申请的 ddl 递交材料之后就躺平了一阵子 hhhh,不过之后还是继续投入到其他文书的打磨和申请之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港中文 MKT 的申请经历,当时我没有 GMAT 和 GRE 的成绩,还正在备考的状态。一天偶然在小红书上刷到有人免 G 录取港中文 MKT 之后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决定无 G 投递申请,结果在当时推荐信都没有传完的情况下收到了港中文 MKT 的面试邀请!在这里夸一夸港中文的效率,不过也说明申请的节奏越来越快了,还是要尽早投递!紧急准备之后提交了面试视频,收到了推研信和 offer。
港中文 MKT 的 offer 给了当时焦虑的我莫大的安慰。基于我个人的申请经验,能够发现目前香港商科也可以无 G 申请,因为学校会更看重综合实力,GMAT 或是 GRE 的成绩只是其中一项,如果有好的实习、商赛经历等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G 的缺失。(仅代表个人观点,勿杠)
在受到港中文后两天,港大 MKT 的推研信也发来了,所以第一轮开奖当天没有 offer 的小伙伴也不要担心,在第二轮开奖前会有补录的,至此比想象中更顺利地给申请季和 2022 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港大和港中文的 MKT 怎么选
在收到港大 MKT 和港中文 MKT 之后也纠结了好一阵,在各个平台看这两个专业的对比,小红书和微博上也有不少放弃港大去港中文的案例。
一些观点认为港中文 MKT 专业开设时间更久,与内地企业合作紧密,班级人数较少、体验更佳,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 big data marketing 和 managerial marketing 两个方向、选择更多;而港大 MKT 开设时间较短、班级人数多且更多为理论课程,不够硬核。此外,由于港中文今年开设了提前批申请,不少人在港大发 offer 之前已交完港中文的留位费,留位费也是大家专业选择上的考虑因素之一。